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故事汇
【百姓故事汇】赵春侠:筑路人的中国梦

2015年3月12日,廊坊市第二期“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启动仪式在广阳区举行,来自广阳区各乡镇、街办处和区直部门的7名优秀宣讲员进用生动的语言,为在场的200余名各界代表描述了自己的“中国梦”。 (来源:长城网

 

筑路人的中国梦

廊坊市广阳区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  赵春侠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筑路人我们要为这个梦想插上翅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是京津赵廊上的一颗明珠。半小时进京半小时下海是我们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交通人,作为一名筑路人,我们的责任很是重大。我们深深的知道自己肩上扛的是什么,作为一名筑路人的梦想,就是保障道路畅通,保障道路好走,保障辖区内农民一出门就是柏油路。作进京入海的一颗石子、一粒沙子。

       为了梦想,我们一起聚集在这个地方,为了梦想,我们一起修筑母亲的脊梁,为了梦想, 我们把青春挥洒在山高水长,为了梦想,我们把脚步踏过每一片荒凉,为了梦想,我们把血液融入每一座桥梁,为了梦想,我们把爱情在心底掩藏。

       在荒凉的田野上, 用洋镐和铁锹舞动开拓者的豪迈 。任骄阳似火和严寒肆虐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为了将阡陌交通打造成经纬大道, 筑路人春夏秋冬栉风沐雨夜以继日, 远离了繁华的街道和熙攘的人群, 将节假期过成一个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 ,任孤独和寂寞如蚊虫般叮咬 ,艰辛和疲惫冲淡想家的感觉。 为了城市万家灯火和家中父母妻儿幸福生活, 筑路人选择了远方更选择了风雨兼程 疏远了和亲友的距离却缩短了别人回家的路程。 筑路人坚定从容的脚印一步一步延伸, 任浓缩了的岁月改变了容颜书写着传奇 。无需豪言壮语,更没有抱怨和眼泪 。为了那一座座隧道桥梁,一条条通往富裕的宽广大道。 筑路人用不屈的脊梁挺起一个民族自信与坦途 。

       模板的平直、脚手架的方正、混凝土的冷峻、机器的轰鸣 ,伴着他们把劳动的欢歌和成功协奏曲一次次唱响。 为铺筑一条幸福的道路,翻山越岭用脚步丈量中国 。让沟壑变坦途,使丘陵成大道, 每一寸路背后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筑路人, 以平凡铸就伟大,以质朴营造精彩 。他们站着是大写的人字,倒下也要成为那一寸道路。

       钢筋、混凝土和土方,筑路人的生活里,这些就是他们的思想,填筑、开凿和架梁,筑路人把他们写入自己的篇章。 

       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筑路人,刘国庆,作为广阳区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一把站长,他穿着朴素,举止亲切,经常穿一条泛白的牛仔裤,脚蹬一双黑布鞋,为的是方便下工地,甚至于有时候拿着早点就出去。初次见他的人很难把这个平凡的筑路人和行政管理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也正是他的身体力行,影响着广大干部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实现着筑路人的梦想。

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交通局,开始了他的筑路生涯,一干就是近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长年在工地,使他养成了上班有点下班没点的习惯,工作餐更是简单,一包饼干,一瓶水。部队出身的他,身体素质绝对好,却也慢慢的身体差了,长年的胃病,2011年又被市医院查出甲状腺结节,医院建议尽快手术,他却托了一个多月,把单位机关、工程建设、养护工作都安排妥当,才接受手术。休息了一个星期,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谈到公路建设,刘国庆神采奕奕。说到家庭,则充满愧疚。当老人生病需要儿子陪伴的时候,当孩子上学需要父亲指导的时候,当妻子脆弱需要丈夫安慰的时候……30来年,他有太多的遗憾。舍小家为大家,他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筑路人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就着。

在工作中,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筑路人,到一名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者,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二十年如一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爱岗敬业、作风正派。

辖区每个乡镇有多少公路,分布情况和路况怎样,他心里一清二楚,这些数字对他来说不是背下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他参与了近几年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哪里有施工现场,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许多乡镇工作经验不足或资金筹措不到位,将工程包给一些不具有执业资质的“民间建筑队”承包,质量很难保证,时任地方站站长的他心急火燎,为确保工程质量,他白天蹲工地,督促施工,严把材料“三关”,协调解决施工困难,晚上住工地,加班加点研究施工方案,所有节日都用在了工地上,一份辛勤、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经他设计监督施工的工程全部合格。卜营至王小寨村路,由于涉及多个村街,村街自筹资金分配产生较大分歧,影响工程队进场施工。为充分保证在有效的施工期间内进场施工,他请示局领导,协调当地乡镇村街,实地勘察路况情况,制定合理筹措资金方法,对资金筹措确实困难村街采取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施工建设之中,对其他村街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耐心讲解,大部分自筹资金终于落实到位。为了道路建设的设计、测量更加合理精确,他多次头顶烈日、冒酷暑步行测量。晚上加班整理数据,由于他前期工作到位,计算准确,设计合理,在资金不足、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仍按时保质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农村公路建设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实事好事,是德政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杜绝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刘国庆站长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一手抓建设进度,一手抓工程质量。“农村公路建设,我们要严把工程质量关,把路修好,才能对得起百姓,对得起我们的良心”,这是他在施工现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者,他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在他挚爱的公路建设事业中,默默地诠释着一名筑路人的梦。

 

 

上一篇:【百姓故事汇】孙淑贤:一个古稀老人的追求
下一篇:【百姓故事汇】何金英:做有激情、有思想有风格的教育追梦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