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省媒体看廊坊
河北日报|三河加快融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全力打造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三河加快融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河北日报记者 周禹佳

近日拍摄的京唐城际铁路燕郊站。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近日,在三河市燕郊天子庄园站,市民通过刷身份证及人脸识别乘坐开往北京国贸的京津冀定制快巴。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7月10日,京唐城际铁路燕郊站站前广场,公交车、出租车往来穿梭,格外繁忙。据了解,目前燕郊站月均客流量达到8.8万人次,并且实现了30分钟直达北京。

三河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和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对标看齐,加快融入首都“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全力打造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今年以来,三河市新承接北京转移项目14个,总投资41.32亿元。

交通一张网,提升“通勤圈”服务水平

6月30日上午,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燕郊站——神威大街站盾构区间,“三河号”盾构机刀盘顺利下井,盾构机各部件已全部进场,整体组装已完成约90%。

“这是河北段的第一台盾构机,工程团队正密切配合,加紧进行最后的组装。预计在7月中旬,盾构机将完成装机调试工作,届时,燕郊站——神威大街站区间隧道的掘进施工将正式拉开帷幕。”该工程项目经理王文轩介绍。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是京津冀地区首条区域快线,也是首条跨越市域行政范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该项目建成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河市和平谷区将实现轨道交通的快速互联互通。

建设交通一张网,三河市加快与通州区交通全面对接,城市轻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公交出行全面发力,与通州区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全方位、高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态势。

三河市联手北京通州区、顺义区、平谷区共同打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北京姚家园路东延京冀接线方案已由省交通运输厅向北京交通委复函,现正就优化调整至燕潮大桥进行研究论证;密涿高速与京平高速对接工程主线及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力争年底主体完工;燕郊迎宾路至大厂观潮路、燕郊汇福路至大厂蒋谭线等北三县内部路网加速打通……三河市正加快实现与通州区交通路网直联直通。

此外,按照廊坊市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工作专班部署,三河市扎实开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北京对标对表工作,涉及三河112项工作,目前已同标77项,同标率68.8%。

高度聚焦通勤服务提档升级,三河市目前已开通7条京津冀定制快巴线路,实行一人一座、远端安检、一站直达,早晚高峰投入车辆44部,日均进出京客流3800余人次,通勤时效提升50%以上。同时,三河市持续优化首都公交北京至三河市15条线路,域内47条公交线路与北京运营公交串联贯通全域,与通州、顺义、平谷实现公交零距离换乘。

发展一条链,促进“产业圈”调整优化

三河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围绕推进与北京产业深度融合、错位发展,结合疏解需求和自身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围绕“科创燕郊、智造三河”定位,打造产业一条链,加快推进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积极搭建平台,三河市持续推进兴远高科、谊安医疗、中南高科等科创园建设,截至6月底,三河市已建成科创园30家,还有7家在建,已入驻企业1047家,其中京企占比65%。

立足打造北京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产业聚集区”,三河市以燕郊科学城为重要承载地,加快推动起步区孤山片区建设,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公服项目落地,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战场。目前,燕郊科学城内已落地33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北京研发、三河转化”,三河市以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项目为抓手,建设技术交流、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等创新创业空间,促进域内创新要素集聚。

坚持“引项目,壮大实体经济”,三河市积极参加北三县与北京市项目推介洽谈会,完善与通州区常态化联合招商等机制,持续开展“对接央企、深耕北京”专项行动,全力对接京津、对接部委,高频次拜访域内45家央企、京企和中省直单位。今年以来,已实现14个北京疏解转移项目签约,总投资41.32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服务一体化,实现“功能圈”共建共享

为提升一体化公共服务水平,三河市加强与北京优质公服资源对接合作,争取更多教育、医疗、康养、孕产、母婴机构延伸布局。

6月30日,在燕郊西污水处理厂,污水经预处理后,首先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再进行固液分离,最后净化后的水再经消毒后排出。消毒后的水无色无味,仅靠肉眼无法分辨其与自来水的区别。

“目前,三河市4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执行京B标准,燕郊西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一部分用于电厂冷却水和市政园林绿化,剩余部分直接排入潮白河中用于生态补给。”北控三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营部经理于海莹介绍。

三河市政府通过PPP模式引入北控三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域内4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不仅提高了三河市污水处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实现了三河市与北京通州区水环境联控联治、共建共享。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京津后花园”。三河市立足统一标准,深化与北京热力、北京环卫、北京建工、北京排水、金都园林等京企集团合作,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融入以北京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三河市依托梦东方等域内4家3A级以上景区资源,利用地质资料博物馆、龙珐琅景泰蓝体验馆等特色展馆和农耕体验基地,充分发展域内旅游产业,同时开展“彩色周末”和“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形成“旅游研学到北京、三河保障吃住行”的新布局。

打造教育强市,三河市深化教育资源合作共享,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大学前期工作,引入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加强与京津职业教育院校深度合作,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目前,全市所有学校与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等80所学校建立协同发展共同体,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逐步实现与北京本部“同形、同构、同质”,三河市职教中心与北京新城职业学校等多所院校合作共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在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实现从幼儿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从中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对接全覆盖。

日前,投资40亿元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三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10月开始运营,可进一步提升承接北京地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能力。

积极践行“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三河市复制推广“燕达模式”,筹备成立康养产业协会。目前,全市现有养老机构8家,开放养老床位8682张,共收住老人4657人,其中京籍老人3315人。

深化推进医联体建设,三河市积极推进域内医院与北京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科室共建、专家坐诊、人才轮训、远程会诊、开通绿色通道等多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目前,燕达医院、京东中美医院等7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北京19家优质三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北京医疗专家到域内医院坐诊819次,诊疗17632次,两地人才轮训33次。

打通政策堵点,三河市建立医保政策互通、信息共享等机制,进一步优化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流程,取消门诊慢特病外检外购批准和备案手续。目前,域内37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33家开通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

上一篇:河北新闻网| 河北廊坊:打造快递物流区域总部基地
下一篇:中省媒体看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