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言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

香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焦国强

今年以来,香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按照“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2018年,我县荣获全省先进县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廊坊好故事”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省、市级荣誉。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守正创新。举办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邀请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王怀超教授,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制定下发“意识形态工作四办法三清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十项措施》和《县级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联系点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督促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坚定扛起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二是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有效。把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行年计划、月推荐、半年通报制度,截至目前,县委中心组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1次,交流研讨1次。组织开展“担当新使命 建设新香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主题征文活动,并采取专题党课、集中辅导、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香河落地生根。

三是新闻外宣工作亮点频现。今年以来,累计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刊发稿件2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发稿20余篇,新华社发稿60余篇。积极对接中省级主流媒体,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人组织采访行活动20余次,有力提升了我县知名度、美誉度。积极整合全县外宣资源,深入挖掘宣传亮点,指导县电视台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播发新闻1000余条,其中,央视上稿4条、省台上稿19条。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依托“美丽幸福新香河大家唱”广场演出,举办下基层文艺演出活动200余场次,放映红色电影近3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2018年香河春晚、少儿歌唱大赛等活动,协助央视完成了微电影《上访风波》、《乡村大世界》走进香河和经典美食节目《回家吃饭》的拍摄录制,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8月,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先后到我县运河生态公园、新桥影视基地进行参观,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五是网络舆情管控严格有力。安排专人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做到24小时不间断。抽调各单位网评员到网信办进行轮训,组织网评员利用微信、微博引导网上言论,把牢网上舆论主动权。举办“舆论引导及舆情应对专题培训班”,邀请新华社舆情监测中心舆情分析师杨茜女士,为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全县各单位一把手面对面授课。加强对县内网站、自媒体管理,对违规发布违法信息、不良信息主体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删除违规信息20余篇。

六是文明县城创建持续深化。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在氛围营造、硬件改造、软件提升等方面持续加力,城区环境面貌、文明创建氛围、城乡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以“访千楼万家、创文明县城”为主题的“周末文明行动”,98个创建成员单位分包133个城内小区,举办大小创城活动共计200余次,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明白纸”,入户调查等形式,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期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500余件。

七是阅报栏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建设中,将阅报栏选址在人群密集、方便阅读的场所,确保党报和群众的“零距离”。在管理上,出台《管理监督办法》,对展示内容、更新要求、维护管理进行明确规定。目前,全县所辖村街、社区、城市广场、休闲公园实现了公共阅报栏全覆盖,极大满足了基层群众的阅报需求。相关经验多次被中央、省市级媒体刊载。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宣传工作部署,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工作创新,全力以赴争先进、创亮点,力争实现更大作为。

一是持续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驱动,对照创建标准,全面梳理各个节点、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任务,卡紧节点、倒排时间,确保年度测评取得好成绩。

二是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制定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通过组织机构、生产流程、体制机制、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集报纸、电视、广播和新媒体于一身的全媒体发展平台。

三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利用“文艺宣讲走基层”、“县领导授课”、“新媒体宣讲”,不断提升学习宣讲的实效性。开展“流动党校”进基层活动,聘请党校离退休老教师,深入基层开展集中宣讲,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惠农富民政策,送到基层党员群众家门口。

四是持续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按照“攻大报、上大稿”的要求,积极谋划,主动出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大报台组织刊发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力争全年在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发稿实现新突破,确保外宣成绩保持全市前列。

五是大力推进新媒体管理创新。利用县内主流新媒体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抢占新兴媒体舆论高地;开展“文明新媒体”评选活动,引导各新媒体遵法守法、恪守底线。同时,发挥“新媒体联盟”作用,定期组织全县新媒体,通过座谈、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六是推出一批文化惠民品牌。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办好文艺汇演、主题晚会、书画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做到周周有动作,月月有活动,打造我县文化惠民品牌。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固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滑志勇

2018年以来,固安县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重大部署,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高举旗帜,唱响主旋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  高举旗帜,强化理论武装

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先后印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2018年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等文件,并邀请国防大学、人民警察大学知名专家学者孟祥青、冯江锋教授作专题辅导。同时,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坚持做到“五带头”。截至目前,已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专题辅导2场、集体研讨5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撰写理论文章150余篇。为进一步丰富学习形式,先后印发《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资料》、《宪法读本》及“实用口袋书”3万余册,各级党员干部自发订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8000余册。此外,运用微信平台坚持每周推送5篇学习信息,为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搭建便捷平台。为保证学习效果,制定学习督导考察制度,组建16个督查组,对83个党委(党组)中心组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确保各级党委(党组)取得学习成效。

二、坚定信念,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固安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同时,修改完善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十项措施》等文件,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逐级签订《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查安排,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三、创新管理,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我们以全县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平台为抓手,着力强化网上正面宣传。一是夯实网络阵地建设。组建固安县新媒体联盟,制定《自媒体管理办法》,先后组织召开8次自媒体工作会议,引导其做好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和宪法学习、扫黑除恶、扶贫攻坚等重点宣传工作。二是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先后组织了“净网2018”、“文明上网”、“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开展“金融宣传日”、“教育宣传日”、“电信宣传日”等特色宣传活动,参与网民达2.6万人(次)。三是做好网络舆情处置。出台《重大突发事件网上应急管理预案》、《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实施意见》,并对重点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及新媒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此外,按照《网评队伍“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在全县建起了50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涵盖100多个党政机关的微信群。

四、培育典范,引领社会新风尚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开展“善行河北·善美固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最美固安人”等主题评选活动,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固安县公德馆,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6类道德讲堂60余所,有8人当选“中国好人”、7人当选“河北好人”;固安二中兰宇同学当选首届河北新时代好少年,是廊坊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少年;杨秀明、郭淑玲家庭分别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和“河北省文明家庭”。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一是开展“携手共建文明社区、同心共创文明城市”活动。组织106家单位与城区200多个居民小区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共建活动900余场(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件。二是在全市率先推行“路长制”,把文明创建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明确了68名县乡领导干部担任城区主次干道及全县乡镇道路的“路长”。三是“十个一”建设助推农村乡风文明。涌现出了屈家营、林城村等“全国文明村”,南王起营等文明建设典型示范点。四是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唱响文明新风。固安县被中国志愿者联合会命名为全国首个县级“志愿之城”。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招募各类志愿者6万多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36个,志愿服务站点385个,先后开展志愿活动1800 多场(次),参与志愿者11.8万人(次)。“华夏幸福荟”、天子脚下公益志愿者协会、巾帼城市美容队、社区“红丝带”等志愿品牌成为固安志愿工作的靓丽名片。天子脚下公益志愿者协会入选“中国好人榜”。

五、打造品牌,助推文化繁荣

一是做精文化品牌。以梨花文化节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战略,精心打造了一条北部万亩梨园、中部农业观光、南部温泉养生的文化旅游示范线,进一步提升了固安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二是做活节点文化。以“学习十九大 歌颂新时代”及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线,组织开展‘映像辉煌 幸福固安’摄影艺术展、‘翰墨雄风 丹青溢彩’书画展、‘盛世梨园情 唱响新时代’演唱会等各类文化活动50场(次)。同时,围绕重大节庆日,先后开展百姓春晚、“迎七一 颂党恩”、“浓情端午”、“红心向党 军旗飘扬”、“传递文明 共筑美好”中秋晚会等文化活动26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2万人(次)。三是做实文化产业。建立《2018年文化企业名录库》,实行领导分包文化产业项目制度,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作用。此外,按照“利用原有、健全补充、突出特色”的原则,创新开展“信息港”建设工程。目前,即将启动施工建设。

六、把握导向,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5.18经洽会、文明城市创建、扶贫攻坚等重点,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外宣工作。一是对上宣传成效明显。围绕“双创双服”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22场新闻发布会。同时,举办“高质量发展”、“千人计划”专家走进固安等集中采访活动,先后在省以上大报台刊播稿件291篇、《廊坊日报》刊稿378篇,在中省媒体上稿在全市排名暂居首位。二是进一步强化内宣阵地建设。发挥《京南时讯》、广播电视台、固安宣传网主渠道作用,深入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大精神、“双创双服”等重点工作。三是举办新闻发布及新闻写作专题培训班,就新闻发布、网络舆情引导、新闻写作知识,对全县500余人(次)的通讯员、信息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宣传干部写作水平。

七、强基固本,打造一流宣传队伍

固安县始终坚持把宣传系统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来抓,通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宣传队伍。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先后制定了组织建设、“三会一课”、学习阵地、党建资料等10项制度。二是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统筹谋划,精心安排,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专题、月月有考核。并突出抓好个人自学、集中讨论、党课讲授三个关键环节,保证政治理论学习有序进行。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鼓励系统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先后组织开展了12场(次)宣传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选拔2名干部赴省委宣传部学习锻炼,1人被国家工信部录用。四是进一步抓牢基层宣传阵地建设。启动优秀人才信息库,对全县基层宣传干部在职、在岗情况进行摸底调整,选拔12名优秀干部担任全县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履行党报使命做好舆论引导

与时俱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廊坊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孟繁彪

党的十八大以来,廊坊日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践行“48字”职责使命,在做好党执政舆论引导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打造了全市精神文明的新高地、成为联系群众百姓的主渠道、实现了经营创收的逆势上扬,近年来共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百强报纸(2013年、2017年)”“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等国家级、省级荣誉178项。特别是建成了8大类28个媒体发布终端,传播用户达到200万,影响用户1000万,有效提升了党报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前不久中央巡视组与省委交换意识形态工作意见时,特别指出河北24家省市级主流媒体,仅有廊坊日报社、秦皇岛广播电视台无外债。廊坊日报社融合发展经验被中国记协、中国报协称为全国报业三大典型经验,2016年以来全国有628家兄弟报社前来参观考察学习,被省内外业界同仁称为“廊坊日报社现象”。

一、发挥主流媒体的核心作用,做好党执政的舆论引导

廊坊日报社是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廊坊日报》是市委机关报。报社党委、编委明确党报的神圣职责是“党委政府执政的舆论工具、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建设的引领高地、报业经济的强力引擎、媒体融合的导向航标”,在履行党报职责、推进融合发展、提高舆论引导上狠下功夫。

(一)服务中心工作,舆论宣传“展大气”。今年以来,圆满完成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和省市“两会”、“5·18”经洽会、“9·26”农交会等20余项重大主题宣传任务。春节期间,省委书记王东峰到我市调研检查,《廊坊日报》一版迅速刊发“燕赵走前列、春韵新廊坊”重大主题系列评论,包括《燕赵走前列 春韵新廊坊》等7篇文章。9月17日起,在《廊坊日报》五版开设“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专题专版,以2018廊坊发展成果重大主题系列报道形式,拿出11个整版图文并茂宣传民生领域工作,廊坊都市报、廊坊传媒网及各新媒体同步转发,形成了集中性、互动性报道的显著效果。

(二)立足新闻精品,锤炼队伍“去浮气”。《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主动策划和创新报道形式,近年来新闻精品不断增加。在2017年度河北新闻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作品竞赛等新闻奖评选中,共获得一等奖18件、二等奖25件、三等奖25件、优秀奖3件。连续两年都有新闻作品被省委宣传部、省记协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

(三)挖掘重大典型,时代楷模“扬正气”。多年来,报社积极做好典型报道,崔彤救父、献爱心救海欣活动、“最美廊坊人”系列报道,让美在廊坊广泛传扬;新时期好干部关松发,铁面执法的纪检监察干部李长海,经报道后事迹走向全国。2018年以来,先后推出刘贺颖、张元鹏、吴秀娟等重大人物典型,采用整版形式刊发,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加大对外宣传,展示廊坊“提名气”。2017年,廊坊日报社在中央级和省级平面主流媒体及重点网络媒体发稿1634篇,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省级主流平面媒体共刊发稿件334篇,在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网站发稿1300篇。特别是中央级主流平面媒体发稿139篇,同比增加47篇,再创历史新高。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百姓的生活伙伴

坚持以人为本,廊坊日报社不断强化民生报道,让更多普通劳动者登上党报版面,力求使报纸成为市民读者的“生活伙伴”。

(一)党报“接地线”。《廊坊日报》与市政府纠风办联合主办“纠风进行时”,58家市直部门走进编辑部,与普通市民直接对话,解决各类难题。两报开办“法律援助热线”“媒体110”“有事您说话”等栏目解百姓之忧。廊坊日报开设“弘扬好家风 共筑中国梦”专栏,将平凡百姓的优秀家风以通讯、评论、图片的综合报道手段展示,深受读者好评。

(二)都市报“连天线”。《廊坊都市报》“温暖热线”开通,8年来接听回复3.5万条咨询,为近千户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与12345市长专线合作专栏,每周一期,使群众困难及时得以解决。2018年共收到感谢信、表扬信、锦旗50次之多。

三、发挥文化引导作用,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在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需要文化提供深层次的支撑力。因而,廊坊日报社必须发挥文化建设中流砥柱作用,全力打造廊坊精神文明发展新高地。

(一)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诠释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思想。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廊坊日报》开设10余个专题专栏,去年以来刊发稿件2000余篇,引导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创城。开辟“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美丽家园”专版专栏,《秀美心安是吾乡》等10余篇稿件全面展示创建成果;《绿荫廊坊处处景》等散文式新闻报道,拿出6个整版刊发,扩大了视觉冲击效果。开设“我们的节日”专栏,对传统节日采用专刊形式进行报道,成为全市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坚持有温度有品位,发挥文化建设中流砥柱作用。《廊坊日报》开设“廊桥副刊”“新镜界”和“文化版”,如“文化版”与网络新媒体互为补充,对48个“廊坊好故事”进行了追踪式报道。《廊坊都市报》开设“圈生活”“燕南文化坊”“老天桥文苑”等专题版面,如“圈生活”刊载了《听曹渊讲述<廊坊市志>背后故事》等近百篇文艺精品,有力烘托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让城市的文化符号更加鲜明。一份报纸就是一份文化精品。为此,报社更新印刷设备,建设了全省乃至全国地市报最先进的采编平台、印刷平台、新媒体平台,努力为读者印出精美、满意的高质量报纸。在市区大型商场、超市、医院、党政机关安放云报屏、阅报栏,扩大党报的覆盖面的同时,也让这些城市文化符号更加鲜明。

四、发挥媒体融合作用,开辟党报传播新阵地

自2009年创建廊坊传媒网以来,廊坊日报社旗下的新媒体迅速发力,不断加大新媒体建设力度,至今已建成“三报一刊一网一端十九微一屏一栏一台”28个新媒体集群。目前,廊坊日报社新媒体成果已形成三个系列,即新媒体产品系列、新媒体技术系列、新媒体平台系列。例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廊坊日报官方微信自2017年11月起推出音频播报新形式,35位“市民主播”以播音的形式,共播发《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廊坊》《用道德力量打造文明之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廊坊向转型升级要蓝天》等30余期,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繁荣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廊坊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  张永清

今年以来,市文广新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城市名片、不断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一城一区”两大工作核心,深入实施“1121”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新常态下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优化文化市场管理,全面提升廊坊文化软实力,为我市“奋力开创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根植人民服务基层,充分彰显文化工作本质属性

(一)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示范区后续建设工作,确保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是4月,在安次区组织召开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暨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承办动员会,学习推广安次区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对示范区后续建设等工作进行部署,省文化厅和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二是于6月对10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督察,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提升。三是启动“阅读在身边工程”,完成今年50台电子图书阅读机选点、投放、安装工作,开发“书香廊坊”APP,设立微信公众号,张贴阅读二维码,规范民间图书馆,方便市民进行数字化阅读。

(二)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组织举办2018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暨“大美廊坊”文化艺术节活动25场次、“不忘初心谋幸福·奋斗辉煌四十载”广场文化活动13场次、“月来月有戏”精品演出年活动10场等。

(三)深入开展“双创双服”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成效明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等系列工作文件,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专班,明确思路,细化任务。全市共完成文化队伍培训451次,开展“六进”活动演出453次。

(四)保障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强化舆论监管,确保正确导向。建立广播电视监测、监督体系,抓好节目监听监看,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严格落实内刊资料出版印刷相关程序规定,坚决遏制有害言论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全力确保在节目导向、办刊导向上不出问题。二是强化市场监管,确保文化安全。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重点加大对违禁类、宗教类、侵权盗版类非法出版物、非法报刊、盗版教材教辅、非法广播电台、非法医疗广告等专项治理。三是推动全市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市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企业数量已达71家,占全省取得绿印资质企业的60.7%,绿色印刷带动全市印刷业向绿色、环保、高端转型升级的辐射效应正在日益彰显。

二、精心组织筹备,圆满完成中国图书馆年会承办工作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廊坊市政府主办的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圆满实现了市委书记冯韶慧“为与会领导和嘉宾留下‘文化廊坊’美好印象”和市长陈平“精心筹备、精细保障,努力举办一届展示特色、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年度盛会”的任务目标。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徐建培、国际图联主席歌莉娅·萨尔梅隆等领导和嘉宾对我市承办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各类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体报道。在年会总结报告上,冯韶慧书记批示:年会举办取得圆满成功,应予以充分肯定。文广新局做了大量工作,卓有成效,展示了廊坊新的文化形象。陈平市长批示:很好总结,提供样板借签。

三、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和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制定并印发《廊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了廊坊市版权服务中心,全力开展版权作品登记、著作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提供版权咨询、调处版权纠纷等项工作;三是制定《廊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专项宣传方案》,着力提高广大市民对版权工作的认知度;四是持续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深入开展。五是召开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二)廊坊市引导城乡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完成文化消费云平台的搭建,组织承办了系列展会,启动廊坊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制度设计工作,出台文化消费市场调研报告。研究制定了“廊坊市文化消费平台管理办法”、“居民消费补贴办法”、“文化消费创新奖评审办法”等制度文件,开展了《文化消费指南(2018)》的编制工作。制作播出了廊坊市文化消费主题动漫宣传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京津冀(廊坊)文化产业博览会。展会期间,600余家展商参加展会,5天共有10万余人次参观展会,累计交易额及订单达1000万元。

四、  深入开展京津冀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拓宽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先后参加文化部、深圳市福田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18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优秀课题征集暨课题成果应用经验交流会”,组织参加天津市河西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工作会议、“西岸之声”合唱艺术展演、首届北京“迎冬奥新春体育庙会”、通武廊书画名家作品展、首届京津冀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京津冀书画艺术展等活动11次。二是积极协调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9月中旬,作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第六届轮值主席,我局牵头举办轮值主席第一次交流活动,通过组织考察我市文化设施、召开座谈会议、观看大型交响乐精品演出、参加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暨第六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举办第四届京津冀京东大鼓书会等安排,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五、今后工作计划

在今后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冀文化体验名城”城市名片、不断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一城一区”两大工作核心,深入实施“1121”工程,确保年度文化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继续谋划组织开展好“双创双服”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重点是于12月18日、20日,组织新编大型现代评剧《秋月》、现代京剧《脚印》,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省内展演。组织召开联盟(廊坊)工作会议,同期组织举办第四届京津冀合唱音乐会,牵头做好区域文化交流活动。策划组织开展好2019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百姓节日文化生活。

(二)加强示范区后续建设。谋划召开全市示范区后续建设推进会,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逐项查漏补缺,推进市非遗馆、美术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补充档案资料,确保顺利通过示范区复查验收。

(三)确保2019年我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功。按照我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版权示范城市创建部署安排,扎实组织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落实,确保成功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版权示范城市。

(四)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执法关系,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指导,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实施“扫黄打非”“扫黑除恶”进基层工作,建立起县、乡、村网格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京冀、津冀文化市场“护城河工程”,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点工作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检查,确保我市在各个重要播出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万无一失。深入开展全市印刷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集中整治非法印刷等违法经营行为;实施绿色印刷工程,引导印刷产业转型升级。

(五)持续加大文物和非遗保护力度。加强文物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廊坊段建设有关工作,持续推进博物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建设,加强馆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廊坊文物走出去,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积极组织召开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评审会,上报我市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命名名单。积极开展第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加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组织参加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推进戏曲、非遗项目进校园。

上一篇:求是笔谈: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求是笔谈|自觉承担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