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廊坊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我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图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廊坊站南广场。本报记者 董旭旭 摄 


       “路敞亮,百姓的心也跟着敞亮了!”刘敏霞在安次区北昌市场里街明华路经营家纺生意已经十来年。8月9日,她亲眼看到市委书记王立彤,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国勇走上明华路现场办公、交办任务、限时整改。短短几天,明华路宽阔整洁一展新颜,她别提多高兴了。 


      今年以来,全市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坚决一点、快一点解决创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努力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认清大局大势,精准把握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新任务新要求 


自2020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奖牌后,我市创城工作从“攻坚夺牌”转移到“常态长效”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环境改善和市民素质提升,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强。今年,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的工作要求以及廊坊的发展现实,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创城工作,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应有之义,必然之举;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廊坊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让廊坊实现与京津城市同步协调发展,这是政治任务,也是光荣使命;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稳增长形势异常严峻,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为扭转工作落后的被动局面、打好廊坊发展翻身仗的先锋战、首战。 

聚焦发展任务、认清严峻形势,我市各级各部门以知耻而后勇的决心和“首战”必胜的信心,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装修自家新房”的姿态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坚持高位推进,奋力书写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廊坊答卷 

“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要与群众一道感受城市日常生活,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8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王立彤再次对创城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暗访,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担起“主责”“首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高点起步、高位推动,树立答卷意识,优化顶层设计。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系列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创城工作;继续推行市领导定期现场督办、专题调度、晨巡检视等制度,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任务在一线落实;市创城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对创建点位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缝隙督导检查;主城三区和市直责任单位发挥突击队作用,坚持用“四个干”工作法和“四色管理法”,倒排工期台账式推进、集中力量围点攻坚,持续抓重点、破难点、补弱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及时掌握创建动态,高密度督查督办。 

交办即责任。广阳区区委书记陶俊强说:“紧盯关键点位,敢于动真碰硬,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以扛旗争先的姿态、成败在我的担当,全力打赢新一轮创城攻坚战!”安次区区委书记朱文军说。 

争分夺秒动起来,快马加鞭干起来。各级党政领导现场办公、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协同作战,全市快速形成 “上下贯通、条块结合、高效推进”的良好创建态势,奋力书写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廊坊答卷。 

■注重靶向用力,不断推动创城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创城的意义,不是城市“得牌”,而是群众得益;不是城市“受奖”,而是群众受惠。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坚持靶向用力,聚焦交通秩序整治、市容环境提升、社区文明创建、村镇面貌改善等重点领域,紧盯死角盲区,强力攻坚克难,以看得见的惠民之举、摸得到的利民之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廊坊交警温馨提示您,要规范佩戴好安全头盔,摒弃交通陋习,共享和谐交通……”近日,市区重要交通路口增设100个音响设备,播放《致广大驾驶人的一封信》。 

宣传有温度,管理有力度,这是市区治理“一盔一带”的显著特点。我市交警在路边、执勤岗、社区设置133个电动车上牌点位,加大登记上牌力度、简化办理流程,市民几分钟便可拿到电动自行车牌照。“为自己和他人安全,一定要记得戴头盔。”路面执勤警力对未戴头盔等不规范驾乘人员耐心教育、督促整改。 

“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大家戴上头盔,这样更安全!”8月13日,在市区金光道和新华路交口,骑电动自行车等红灯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105万辆,市区共查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43025起,“一盔一带”已成为市民新的生活习惯。 

交通运输领域问题向来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难点。我市成立7支突击队,紧盯火车站、汽车站、航站楼以及各大商圈、医院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出租车行业违法违规经营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车”、拒载、盯人拉客等行为。通过开展车辆检查、加大网上巡查、强化品牌引领、畅通投诉渠道等有力举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文明服务水平,擦亮城市“流动名片”。 

街道、广场是城市的“脸面”,也是城市文明最直观的体现地。我市将“绣花式”精细管理延伸到背街小巷、胡同社区,切实做到治理无盲区、全覆盖,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畅通、优美的城市环境秩序。 

“我们利用最短时间,对顺安街七千余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修整。”8月10日下午,在顺安街道路整修现场,安次区银河南路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王锡杰正协调工作人员更换便道砖和道旗,对树坑进行美化处理。在对顺安街修整的同时,我市对廊坊北站、高铁廊坊站两个站前广场也开展修复工作,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城市品质。 

十大“战区”齐头并进、百个单位党旗飘扬、千名党员率先垂范、万名楼门长尽职尽责,广阳区全面推行的“十百千万”工作法在社区文明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广阳区586个小区共选任楼长2707名、单元长7270名,社区群防群治水平大幅提升,社区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贴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承担、共建共享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格局。 

“村里净了、绿了、亮了,也建起了休闲公园,孩子接我上城里,我都不去!”说起安次区仇庄镇宋王务村的变化,村民喜上眉梢。今年以来,对照创建标准,广阳区九州镇、安次区杨税务镇等乡镇及所辖部分村街文明乡风、移风易俗宣传到位,经营场所管理规范,环境优良,交通有序,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齐全,村镇文明新风吹遍廊坊大地,市民群众看在眼里、美在心头…… 

■提升群众“三率”,广泛凝聚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大合力 

城市属于每位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我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搭建市民参与平台,不断提升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凝聚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关爱未成年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成为市民随处可见、时时可见的文明风景,创建内容和文明规范融入生活,也深入人心。 

“一线写真”“创建动态”“‘一把手’访谈”“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我市新闻宣传系统对创城工作实现全媒体传播、全进程追踪、全方位展示、全时效互动,每天“有版面、有报道、有声音”。媒体的大力宣传让市民对创城有了全面认识和内心认同,从而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加入到创建洪流中。 

随着创建工作开展,我市17000余支志愿服务队覆盖城乡,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品牌不断涌现。“星期六文明行动”“‘访千楼进万家、解民忧聚民意’活动”“‘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分包路口和路段”“‘廊坊有礼 文明健康’十二项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知晓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的有效载体。 

榜样引领,凝聚力量。我市通过扎实开展 “最美廊坊人”评选、“廊坊好故事”、“新时代好少年”等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让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唱主角、做榜样,激发全民知行合一的文明自觉,凝聚全市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目前,我市1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荣获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10人当选河北省道德模范,110人入选“河北好人榜”,在全市树立起一批群众身边的道德标杆。 

群众满意率是检验创城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我市紧紧围绕提升民生福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创建热情,不断推动着文明城市与文明市民共成长。 

“自从小区安装了智能充电桩,电动车充电太方便了。这样创城,我们拥护!”空中飞线治理后,小区安全了,充电方便了,广阳区西后街社区居民赵怡然为创城点赞。 

“司机操作很规范,驾车期间没有接打电话、吸烟等行为,下车时还叮嘱我别落东西,很贴心!”市民王瑞切身感受到我市出租车行业在创城工作中不断提升的依法依规经营意识和文明优质服务…… 

争创工作是“资格赛”,更是“马拉松”。让我们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恢复廊坊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加速器,坚决一点、快一点,以奔跑的状态抓工作、以超常的举措抓落实,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测评验收,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优异成绩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 杨贵明 ;记者: 李博宇 、陈正 

上一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一篇:冀录101丨非凡十年·瓣瓣同心,携手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