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故事汇
【最美廊坊人】刘伯华:风雨无阻 以苦为乐

  

  刘伯华,女,52岁,中共党员,廊坊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这个34年直击雨雪冰霜、无怨无悔与风雨打交道的人,为击退一次次旱魔、为百姓的粮食与生态安全,用汗水换雨水,用智慧与担当,兢兢业业,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气象人之歌。她曾获得河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廊坊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青春无悔 岁月如歌

  一条无悔路,34年气象情。1982年,19岁的懵懂女孩儿,装着气象学中的点点滴滴和朦朦胧胧的憧憬走上了气象工作岗位,几十年的情愫,气象,真的让她魂牵梦绕。她当过气象观测员,记录下风、雨、雷、电的生生消消,她当过天气预报员,发出过晴、雾、风、雨的天气报告,她正在担着全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职责,日日夜夜搜寻着那朵雨做的云,努力让火箭及时升空,催下让人久盼的甘霖,她随大部队到过前线,和作业人员一起,看火箭升空,迎大雨滂沱,感受野外的艰辛,品尝收获的甘甜。气象行业的每一项工作无不让她全身心投入。

  耕云播雨 造福人民

  近些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极为关注,如何多增加有效降水就成了她十几年来的牵挂,针对作业空域复杂且极为紧张的情况,她创立了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下两种作业方案,实现了增雨作业的科学与高效。指挥中心是她坚守的阵地,也是每一次增雨战役打响的地方,作业预警、人员集结、设备调遣、空域申请等等指令都是在这里发布,作业情况报告、效果分析评估报告、工作简报等等,也都是在这里形成,每一次都要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2009年初春,连续108天没有有效降水,终于在2月12日下午,增雨时机来临,刘伯华密切监视云层演变,科学指挥,灵活调度,实现了跨区域联合增雨作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影响下,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可为冬小麦节约灌溉资金4000余万元,廊坊市人民政府发来的表扬信评价此次增雨工作是“极大地缓急了当前旱情,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市长和主管市长也做了批示表扬并亲自来到市气象局慰问指挥与作业人员,《焦点访谈》的“北方出现及时雨”中也对我市成功实施的作业给予了报道。“十一五”以来,共组织作业近400点次,发射增雨火箭弹近2000枚,全市的人工增雨在缓解旱情、增收惠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领导几次前来慰问,给予批示表扬达25次之多。除了组织常规作业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2009年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和2015年9.3阅兵等重大活动的人工消减雨保障工作中,制定了严谨的工作方案,科学布设作业点、合理调配人员和技术装备、制定详细的安保措施等等,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市气象局被活动小组授予“消云减雨保障奥运 服务首都共建和谐”、“真诚奉献服务国庆 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等荣誉称号,市政府和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也分别收到了来自活动小组的感谢信。

  站位全局 创先争优

  刘伯华同志一贯坚持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动融入廊坊“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定位中,她坚持依法管理,在制度建设、业务规范、作业指挥、技术把关等方面,建成了一整套具有廊坊特色的管理模式,创立了科学的业务流程,培训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作业队伍,建成了全省领先的现代化作业指挥平台,确保了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近10年来,她的科研工作也是硕果累累,主持并完成省、市课题9项,发表科技论文24篇,第一作者19篇,核心期刊6篇。还发表过70余篇约3万余字的科普文章,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全市各界的高度关心、关注与支持。

  几十年风风雨雨,回眸一瞬间,她仍在用实际行动和一流业绩彰显着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优良作风。

上一篇:【最美廊坊人】马贺年: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下一篇:【最美廊坊人】齐胜杰:火中救人 英雄本色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