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故事汇
【365百姓故事汇】永清县刘街乡西务村“农民作家”刘向梅:《人生有梦更精彩》

廊坊新闻网讯 2015年10月21日,365百姓故事汇全省巡讲活动第三站走进永清,在有着“全国文明村镇”、“十佳魅力村镇”称号的永清县刘街乡土楼胜利村开讲。

       来自全省各地的6位优秀巡讲员用他们平凡感人的故事为现场观众诠释了“中国梦”。永清县刘街乡西务村“农民作家”刘向梅的《人生有梦更精彩》、永清县最美农民企业家荣永利的《草根个体的中国梦》阐释追梦理想;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刘晓晓的《传承信仰 坚守诚信》;来自承德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出租车司机冯海龙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弘扬社会正义;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邢台威县孙家寨村“孝道书记”付宏伟讲述了自己甘为全村老人当孝子,将孙家寨打造成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张家口市春雨聋儿语训中心张霞的《用心叩开无声世界》,讲述她作为一个母亲让500多个聋哑孩子开口说话的事迹,让人感动落泪。

 

永清县刘街乡西务村“农民作家”刘向梅《人生有梦更精彩》

 

我叫刘向梅,来自刘街乡西务村,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年52岁。我宣讲的题目是《人生有梦更精彩》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文学,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记者。我从18岁就开始投稿,先后给保定《花山》编辑部,《廊坊文艺》,廊坊日报“打谷场”都投过稿,但没有发表过一篇。

1982年高中毕业以后,我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还参加了两处文学函授班。我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的读书,写作,盼望着能一鸣惊人,好从此改变我做农民的命运。可是到头来仍是一张张无情地退稿信。1987年的冬天,我几乎是怀着一颗绝望的心情结婚了,那时我认为自己没有写作的命,也没长当作家当记者的脑袋。

谁知我又是个不甘心失败的人,每当我看到报纸上发表的小说,散文和新闻稿件时,我的心里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我又拿起了笔,又开始了投稿。
    真正发表文字是在2007年5月,我的两篇散文先后发表在廊坊日报副刊上,一篇是“香菜的故事”,一篇是“我爱这桃花美景”。在发表散文的同时,我还在“特别关注"版面上发表了五篇新闻稿件。这使我非常的高兴和激动。这些文章的发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勤奋,就会有收获;只要梦想在,希望就在。

可以说,我写出的每一个新闻人物都是掉了眼泪的,都是被感动之后才去动笔写的。比如扎刻大师徐艳丰,多才多艺王自然,好母亲王文俊,汉中女人王翠芳,看门老人张文清,陈书元的晚年生活等等。

徐艳丰老师是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他却凭着聪明的智慧和勤奋的双手在少年时期就做出了高粱杆扎刻作品《天安门》,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我们农民的骄傲!王文俊大婶和他的老伴,硬是靠种地,卖菜,先后供应出了四个大学生,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这不能不说是农民母亲的伟大和光荣!我给王文俊大婶写稿的时候是个冬天,很冷,我趴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屋子里,手冻的生疼,写一会儿就要把手放进被窝里暖和一下。虽然屋里寒冷,但我内心火热。此文在廊坊日报发表以后,立刻引起很大反响,后来王文俊大婶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母亲”之一,我深感欣慰!写作热情更加高涨。

应该说,为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为了让梦想变成现实,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辛苦和劳动。我每次出门采访,都要给老人孩子们把饭菜准备好,而自己却顾不得吃一口,通常是饿着肚子去赶车。很多的时候,我都是利用天气不好的时候出门。比如刮风,下雨或者雪天。因为这样的天气我老公就不出去干活了。于是我就把家交给他,然后就踏实的去采访去找人打稿子,发邮件,做自己的事情。

从2007年到2012年,我发表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上的文字大约20多万。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天津今晚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等。我因此被吸收为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河北民俗协会会员、廊坊作协理事等。

有梦想,就有希望。我一直坚信这个真理。不管我的日子多么艰难,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都没有放弃过自己钟爱的文学。

我是从2012年开始出来做保姆的,虽然做保姆很辛苦,但是我依然怀揣梦想。依然利用休息的时间写作。在2014年到2015年春节期间,短短两个月里我就写出了十多篇新闻稿件,我写的都是我们永清人,永清事。比如“八零后核雕张习连”“爱心妈妈黄志稳”“冰窖村人照顾流浪男”“如婴儿般照顾脑瘫养女38年的杜秀荣老人”“退休老干部义务搀扶邻居遛弯十年无怨无悔”等等。这些文章都受到读者好评,并且得到了永清电视台、长城网和燕赵都市报记者的关注,并且给予了深度报道。

最让我感动和难忘的是大年初一下午采访张秀英。张秀英是我们西务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五年前,她的丈夫张广柱骑摩托车摔成了植物人,秀英不但不离不弃,而且精心照顾,让他恢复了一些意识。我感觉秀英很了不起,很伟大。于是我就去采访她了。初一采访,初二发稿,很快,秀英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先是长城网记者,后是永清电视台,廊坊日报,廊坊电视台采访、报道。如今张秀英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金华日报、河北青年报、新华网、网易头条新闻等各大媒体网络,争相报道着永清好媳妇张秀英的事迹。做为第一个采访她报道她的人,我由衷的感到高兴自豪!

有梦想,就有希望。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个真理。不管以后的写作之路多么艰难,我依然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了为止!(宣讲时间:2015年10月21日

 

 

上一篇:何强:医者仁心写大爱
下一篇:【365百姓故事汇】永清县最美农民企业家荣永利:《草根个体的中国梦》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