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引领民营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引领民营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共廊坊市委党校 顾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要部署,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驱动作用,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稳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的特质展现了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彰显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产业,构建了一条新质生产力的动力牵引链。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实践主体,成为这一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产业的跃迁,更为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凭借灵活的机制,迅速调整创新策略和方向,可以有效地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仅促进自身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可促进产业进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变革。量的积累终将带来质的飞跃,技术持续创新必将带来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其次,民营企业可以较快地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实现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企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传统领域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生产要素和配置模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民营企业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民营企业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变革、科技创新,会以更加优厚的待遇、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更加宽松的管理机制吸引高端人才,自主培养、引进和聘用大量创新人才,促进了人才培养、引进以及合理流动,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不竭动力。

       ■党的领导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党的领导下,民营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其持续壮大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健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党和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民营企业得到更多公平发展的机会,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机遇。

       ■党引领民营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思考

       深化党组织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通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率先建立党组织,发挥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党组织建设。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积极探索网络党组织建设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党建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党建服务。

       二是增强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党建融入企业治理的有效路径,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企业中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同时,加强党组织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和执行力,让党的声音和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各类党建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三是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和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效能。紧密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此外,要加强党建工作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引领民营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引导民营企业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技术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承接方(包括企业、科技园、产业园等)、技术转化方(包括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第三方中介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评价系统、投融资机构等)三方面创新主体的作用。建立以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核心,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的协同创新体系,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稳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是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在保持自身独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提升关键产业技术水平和价值创造力的新路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例,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化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紧密结合,并广泛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从而推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等数字化改造升级。

       三是政府层面可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激发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此外,对在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新业态中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扶持。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构建完善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多元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深化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初创期、早中期企业融资;优化成果转化制度,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和选拔高端人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鼓励知识产权交易;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形成广泛凝聚人才的局面。二是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发扬学术民主;科学设置评价周期和标准,突出实绩和创新成果,对不同类型研究采取不同导向,制定精准灵活的评价体系。三是优化人才流动机制,推动人才跨领域、跨区域配置,打破制约,促进顺畅流动;以需求为导向聚才引智,避免过度依赖人才称号等标签。

上一篇: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
下一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三个统筹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