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作为公共服务的“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迈出重要一步。三地共同签署了《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局、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
“从挂号、就诊到拿药,在燕达医院全部即时结算,我盼望这一天好久了!”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成为京冀医保实现即时结算的首位受益者。三河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署的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标志着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破冰、实现全国首创。三地从实现跨区域公交“一卡通”、加快公交枢纽站建设、联合治超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三地公路交通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筑牢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计划书”扎实可行。
——主动对接上位规划。按照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要求,积极衔接京津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与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
——持续深化与京津重点领域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着力构建连通京津雄的快捷高效轨道交通网络。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水平,全面保护域内森林湿地绿地资源。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下大决心务实推进与北京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
——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支持北三县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为重点的高端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主城三区和永清、固安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高端临空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支持南三县瞄准北京高端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承载能力。全面融入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空间承载力。主动对接上位规划,持续深化与京津重点领域对接合作,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承载能力。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雄浑交响曲中,廊坊一定会奏出高亢音符,谱写动人旋律,在伟大实践中汇聚磅礴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更加注重协调上再聚集,在打造京津冀交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桥头堡”上再发力。
“通武廊”金三角作为区域性重点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更加实际的角色,对于带动整个区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利用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在交通、生态、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强与通州、武清的全方位对接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新进步。
扬帆进发 强势出击——以求实的创新精神,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奋进
近年来,“通武廊”三地不断创新区域协同沟通机制,在加强产业合作、做优生态环境、完善交通网络、深化人才交流、创新协同机制等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京津冀三地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发展。
“没想到自己能第一批拿到人才绿卡,心里是浓浓的获得感,在‘三地’干事创业更踏实了!”2017年12月19日,“通武廊”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授卡仪式上,获得首批绿卡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玮表示:“未来我将把全部智慧和热血奉献给京津冀这片沃土!”
“通武廊”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积极发挥先行军作用,作出了一系列有益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率先提出并建设了“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行了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这既是“通武廊”区域人才合作结出的硕果,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创新成果。
协同打通路,发展迈开步。2017年9月,三地共同签订《“通武廊”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启动《通武廊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同年3月,以大运河为纽带的“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进一步明确了协同发展方向,推进了区域合作进程。
围绕顶层设计、聚焦整体架构,廊坊确定了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等“三区一地”的发展定位,把“大智移云”确立为首位产业,着力打造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产业、大数据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构筑起与京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撸袖实干 筑梦前行——以不忘初心的信念,坚定不移推动廊坊高质量发展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廊坊全面提升协同发展质量,正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多方面,呈现出与京津深度对接合作的崭新气象。
2017年作为公共服务的“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迈出重要一步。三地共同签署了《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局、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
“从挂号、就诊到拿药,在燕达医院全部即时结算,我盼望这一天好久了!”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成为京冀医保实现即时结算的首位受益者。三河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署的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标志着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破冰、实现全国首创。三地从实现跨区域公交“一卡通”、加快公交枢纽站建设、联合治超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三地公路交通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筑牢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计划书”扎实可行。
——主动对接上位规划。按照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要求,积极衔接京津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与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
——持续深化与京津重点领域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着力构建连通京津雄的快捷高效轨道交通网络。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水平,全面保护域内森林湿地绿地资源。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下大决心务实推进与北京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
——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支持北三县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为重点的高端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主城三区和永清、固安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高端临空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支持南三县瞄准北京高端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承载能力。全面融入京津冀世界城市群建设,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空间承载力。主动对接上位规划,持续深化与京津重点领域对接合作,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协同发展承载能力。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雄浑交响曲中,廊坊一定会奏出高亢音符,谱写动人旋律,在伟大实践中汇聚磅礴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王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