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交流
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助推廊坊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新路

廊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中秋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省委、省政府要求廊坊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最为优先的位置,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最紧要的是要把创新发展落在实处,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集中精力建设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市科技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谋划、深度对接,为我市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创业主体。实施苗圃工程、雏鹰工程、科技小巨人工程,通过孵化器培育一批、科技人员创办一批、传统产业转型一批、科技招商引进一批,推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到2016年底,确保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000家以上,力争达到1500家,总数达到4800家。实施“小壮大”工程,到2016年底,确保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60家,总数达到230家,力争突破260家。实施“小升高”工程,到2016年底,确保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家,总数达到180家,力争突破2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每个县(市、区)确定2-3家进行重点培育上市。

夯实打造一批成果转化载体。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加快培育自主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积极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形成与京津产业发展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建设提升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在全市形成综合性与专业性孵化平台同步发展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由孵化器、众创空间、投融资机构、创业中介服务机构联合成立廊坊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提升中信国安创客、京东WORK+、扬帆起航、固安创业大厦、华航e创空间等已有众创空间水平,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各3家;新增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累计达到13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创新团队达到1200个;提升廊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百世金谷、兴远高科等已有孵化器质量水平,争列省级孵化器2家。加快华夏“太库”、宏泰“泰智会”等域外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球布局,推进域内、域外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与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深入合作。

聚焦形成一批科技研发集群。瞄准京津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大国企、大民企研发机构,加大引进和合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各类研发机构落户我市。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研发集群、空间信息技术研发集群、智能制造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集群、新材料研发集群等围绕新兴产业形成的技术研发集群;加快推进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廊坊)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京津冀总部、北京文投集团文创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一批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新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80家,每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都要力争建立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或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创新联盟达到2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15%。

引进培育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充分利用京津智力资源,通过实施高层次智力引进工程、科技英才推进工程、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新建院士工作站2家,重点面向京津引进20个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创新团队,遴选培育河北省创新创业团队2家;遴选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带头人1000名到北京、天津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学习。

组织开展一批精准帮扶活动。出台支持创新创业、鼓励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加快转型升级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壮大“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等现有创投基金规模,新增一批创投基金,市县财政主导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20亿元,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市本级设立1000万元天使投资资金;建立廊坊创业导师库,为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群体提供策划、咨询、辅导、市场培育与资本对接等服务,开展创业导师廊坊行、创业大讲堂等活动,精准帮扶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难题。

上一篇:努力在高、新、实上下功夫 以实际行动助推廊坊环保事业发展
下一篇:满怀为民情怀 勇挑责任重担 以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推动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